在马路上,常能看到这样一幅温馨而和谐的画面:交警对驾驶员耐心讲解,驾驶员不住的点头、微笑。但偶尔也会有另一番景象:执法者与交通违法驾驶员争吵,甚至肢体冲突,群众围观,场面混乱。同样是交通管理执法,为何结果有这么大的反差呢?
笔者在汪中求著作的《细结决定成败》一书中找到了答案。一起普通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看似非常简单:收证件、开罚单,不过短短几分钟。但要顺利完成一次执法行为,达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目的,必须注意执法中的每一个细节。一个标准的敬礼致意,一个 “您”字会大大减少违法驾驶员对执法者的“敌意”。 反之,一些生硬的话语很可能会成为双方矛盾的开始。
路面执勤民警经常有这样的体会:处理交通违法时,从驾驶员自身安全角度出发,用礼貌而规范的语言指出其违法行为及可能造成的危害,能有利于消除驾驶员面对交警时的紧张反应,进而争取他们对执法行为的理解。当驾驶员为自己的行为申辩时,作为执法者应当尊重法律赋予他的这种权力,绝不可因此而添加“态度罚”。开罚单是驾驶员心里反应最强烈的时刻,执法者应当依法公平公正、准确快捷、郑重其事地开出《处罚决定书》,这样可以缩短驾驶员心理不良反应的时间,避免抵触情绪的产生。
其实,任何执法行为都需要把握好细节,注重细节可以让交警的执法得到支持和理解。不能因为受工作繁杂、疏忽大意、心情不佳、情绪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在执法实践中忽视了细节,因而造成了执法效果的不佳。
一些执勤民警曾因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平凡、反复、枯燥的交通执法行为而烦恼,更为身边偶尔发生和网络不时披露的警民冲突事件而困惑,汪中求先生的书《细节决定成败》把我从迷茫中点醒。的确,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,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。作为一名交警,如果每天都能用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件小事,这又是何等的不简单呢?车流中的屹立、雨雪中的坚守、与寒风烈日为伴、与汗水尾气为伍……一个个平凡的身影背后,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!在路上,面对行人的一个微笑、一声问候,也许就会让匆匆而过的人们温暖很久,感动很久。每天都能为群众送上微笑的服务、文明的执法,送上一点一滴真心的关怀,换来的将是群众的满意与支持,将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温馨与和谐!